您的位置:首页云南重大事件昆明五华鹰绕

联系我们 / CONTACT

咨询热线

13808707894

  • 手机:0871-68220962
  • 邮箱:970939216@qq.com
  • 地址:昆明市珥季路高顺铭都四栋9楼3-5号

昆明五华鹰绕

日期:2018-04-11
信息摘要:

五华山,在云南昆明市区北部,为昆明市区**峰,占地1.73平方公里,海拔1926米,其北接螺峰山,东连祖遍山,并称云南昆明城中三山,西与翠湖山水相连。五华山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驻地,昆明市五华区也因五华山得名。

昆明五华鹰绕

五华山,在云南昆明市区北部,为昆明市区**峰,占地1.73平方公里,海拔1926米,其北接螺峰山,东连祖遍山,并称云南昆明城中三山,西与翠湖山水相连。五华山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驻地,昆明市五华区也因五华山得名。

五华山为云南昆明主山蛇山余脉。蛇山从昆明东北方向南下,九起九伏,至螺峰山顿开玉屏,再前则脉分五支,吐出五华秀气,因称“五华”,自古为一方之胜。《云南通志》载:五华山“由螺峰叠.甫<而下,端丽庄严,**诸山。其下则烟火万家,山川一顾可尽,诚胜地也”。

当年南诏筑鄯阐城,鄯阐侯高智升即于五华山麓筑府居之,称“东府”。宋大理时重筑土城,沿称鄯阐,为“新城”。鄯阐城址西移,又于云南昆明五华山设北门。元初置昆明城,赛典赤“建省堂”,“兴市井”,仍以五华山为云南昆明城北天然屏障。元至正十四年(1227),云南王忽哥赤、平章政事赛典赤“为保国安民”,于山“高阜之上创建五华大殿,匾日‘悯忠寺’”(元支谓兴《悯忠寺记》)。一说因寺内塑释迦等五尊佛像,以祈保国安民,故寺又称“五华”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,寺毁于战火。五年后重建,改名五华寺,山因寺名,称五华山。元人王升作《滇池赋》,有句日“五华钟造化之秀”,将五华山列为元代昆明八景之一,五华山渐成昆明城中一大胜地。

元代宗室叛乱、红巾军入滇,云南昆明五华寺除正殿外,均毁于战火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筑昆明城,将城墙从五华山北移螺峰山,于五华山右脉建巡抚公署,五华寺亦得修葺,以“五华鹰绕”名噪滇中。明人韩宜可有《五华寺》诗曰:“五华之山山上头,俯视东海如浮沤,岂无四万八千丈,亦有五城十二楼。翠渠影落中天晓,玉柱光含大地秋,何日相逢陪仗履,西风林外一长讴!”

明代迭修五华寺,在山上建聚远楼、无边楼,又建旷怡、泰然、净明、真意诸亭台,山南则建五华书院。此期五华山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。一是永乐十八年1420),三宝太监郑和捐刻《大藏尊经》,置五华寺中。一是明初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太史削发为僧,潜逃至滇,初寓五华寺中,自称“与沐将军(黔国公沐氏兄弟)有旧”。沐氏兄弟“至寺密语多时”。“既不挟之以开衅,亦不卖之以邀宠”,密将朱允太丈“送至武定府”,“慎密庇佑,以全其生”(《云南备征志》)。明人张含有<五华台>诗,似咏此事:“五华台上望昆明,净练微茫似掌平。故国欲归归未得,海风山雨一齐生。”

永历故宫

明末,农民大西军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将军人滇,以“联明抗清”为号。孙可望“毁昆阳、呈贡二城”,筑宫室于五华山,一时豪华,称秦王宫(《续修昆明县志》)。后朱由榔兵败,孙可望将其迎至贵州,受阉宦挑唆,欲禅代朱由榔。朱由榔召李定国人卫,自贵州安定人昆明,“以贡院为行官”(《滇云历年传》),昆明成为南明**一个政治中心,时称滇都。后孙可望降清,反戈一击,被李定国击败,朱由榔即移驻五华山,以秦王宫为皇宫,“筑宫于五华”(《滇系》),称万寿宫

吴三桂割据云南,受爵平西亲王,更于此大营宫室,“益广其址,缭以重垣,俯以杰阁,极土木之盛”(《滇系》),一时“红亭碧沼,曲折依泉,杰阁丰堂,参差因岫,冠以巍阙,缭以雕墙,横广数十里。卉木之奇,运自两粤;器玩之丽。购自八闽;而管丝锦绮,以及书画之属,则必取之三吴,细载不绝,以从园园之好。”(《陈园园事辑》)后 吴三桂事败,五华山官室俱毁,后在此建愍忠寺,复立五华书院。清人孙鹏有《移居》一诗,描绘当时五华山景致,日:“一上飞云居五华,松涛声里好为家。西风昨夜吹来早,寒菊当门独自花。

当年豪华之气,扫地已尽。然对云南 昆明城中百姓,却多了一个登高之胜地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如马之龙《九日登五华山》:“城中好晴景,纵目五华巅。不是登高日,焉知望远天。四山秋色里,万户夕阳边。未得故园返,黄花空自怜。”

康熙二十三年(1684)以后,云南昆明五华山迭有重修,其得置龙亭、朝房,每逢清帝寿辰或元旦,昆明文武官吏,照例齐集山上朝贺。又建拜云亭,为地方官初一、十五习仪之所。康熙二十六年(1678),奉旨得减屯额,又立万寿无疆坊于拜云亭前,以谢皇恩浩荡。山前则建诸葛武侯祠,春秋二季仲择吉致祭。同治二年(1864),马荣据城时毁祠,同治十三年(1875)重修,更在武侯祠旁建昭忠祠,以祀镇压回民而被袭杀之滇督潘铎。此之古迹,今已不存。清咸丰七年(1857)六月,云南昆明大水泛滥数十里,东南两门淹没,城内水深七八尺,人口溺死数万,斗米至银十二两,五华山树皮草根俱被吃光。

雍正十一年(1733),复于云南昆明五华山南麓建五华书院,光绪三十二年(1906)以五华书院之一部改为云南省优级师范学堂,修建学堂大楼时,曾于水池中出土永历帝玉玺,算是永历故宫**之余音。五华书院立数百年间,培养人才不少,仅清末就有赵藩袁嘉谷等。书院有联曰:

本修齐治平之道,成己成人。登斯楼也,坐而言,起而行,昆水华山,直可接鹅湖鹿洞

卒经史子集之篇,有原有委。诵其书者,博以文,约以礼,乘签玉轴,岂徒供饰句寻章。

联中鹅湖、鹿洞,均为南宋**书院。五华书院之为官学,可见中原文化对昆明之影响。

 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

分享至: 微信
新浪微博QQ空间
上一篇
下一篇

昆明五华鹰绕

日期:2018-04-11

五华山,在云南昆明市区北部,为昆明市区**峰,占地1.73平方公里,海拔1926米,其北接螺峰山,东连祖遍山,并称云南昆明城中三山,西与翠湖山水相连。五华山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驻地,昆明市五华区也因五华山得名。

昆明五华鹰绕

五华山,在云南昆明市区北部,为昆明市区**峰,占地1.73平方公里,海拔1926米,其北接螺峰山,东连祖遍山,并称云南昆明城中三山,西与翠湖山水相连。五华山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驻地,昆明市五华区也因五华山得名。

五华山为云南昆明主山蛇山余脉。蛇山从昆明东北方向南下,九起九伏,至螺峰山顿开玉屏,再前则脉分五支,吐出五华秀气,因称“五华”,自古为一方之胜。《云南通志》载:五华山“由螺峰叠.甫<而下,端丽庄严,**诸山。其下则烟火万家,山川一顾可尽,诚胜地也”。

当年南诏筑鄯阐城,鄯阐侯高智升即于五华山麓筑府居之,称“东府”。宋大理时重筑土城,沿称鄯阐,为“新城”。鄯阐城址西移,又于云南昆明五华山设北门。元初置昆明城,赛典赤“建省堂”,“兴市井”,仍以五华山为云南昆明城北天然屏障。元至正十四年(1227),云南王忽哥赤、平章政事赛典赤“为保国安民”,于山“高阜之上创建五华大殿,匾日‘悯忠寺’”(元支谓兴《悯忠寺记》)。一说因寺内塑释迦等五尊佛像,以祈保国安民,故寺又称“五华”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,寺毁于战火。五年后重建,改名五华寺,山因寺名,称五华山。元人王升作《滇池赋》,有句日“五华钟造化之秀”,将五华山列为元代昆明八景之一,五华山渐成昆明城中一大胜地。

元代宗室叛乱、红巾军入滇,云南昆明五华寺除正殿外,均毁于战火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筑昆明城,将城墙从五华山北移螺峰山,于五华山右脉建巡抚公署,五华寺亦得修葺,以“五华鹰绕”名噪滇中。明人韩宜可有《五华寺》诗曰:“五华之山山上头,俯视东海如浮沤,岂无四万八千丈,亦有五城十二楼。翠渠影落中天晓,玉柱光含大地秋,何日相逢陪仗履,西风林外一长讴!”

明代迭修五华寺,在山上建聚远楼、无边楼,又建旷怡、泰然、净明、真意诸亭台,山南则建五华书院。此期五华山有两件大事值得一提。一是永乐十八年1420),三宝太监郑和捐刻《大藏尊经》,置五华寺中。一是明初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太史削发为僧,潜逃至滇,初寓五华寺中,自称“与沐将军(黔国公沐氏兄弟)有旧”。沐氏兄弟“至寺密语多时”。“既不挟之以开衅,亦不卖之以邀宠”,密将朱允太丈“送至武定府”,“慎密庇佑,以全其生”(《云南备征志》)。明人张含有<五华台>诗,似咏此事:“五华台上望昆明,净练微茫似掌平。故国欲归归未得,海风山雨一齐生。”

永历故宫

明末,农民大西军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将军人滇,以“联明抗清”为号。孙可望“毁昆阳、呈贡二城”,筑宫室于五华山,一时豪华,称秦王宫(《续修昆明县志》)。后朱由榔兵败,孙可望将其迎至贵州,受阉宦挑唆,欲禅代朱由榔。朱由榔召李定国人卫,自贵州安定人昆明,“以贡院为行官”(《滇云历年传》),昆明成为南明**一个政治中心,时称滇都。后孙可望降清,反戈一击,被李定国击败,朱由榔即移驻五华山,以秦王宫为皇宫,“筑宫于五华”(《滇系》),称万寿宫

吴三桂割据云南,受爵平西亲王,更于此大营宫室,“益广其址,缭以重垣,俯以杰阁,极土木之盛”(《滇系》),一时“红亭碧沼,曲折依泉,杰阁丰堂,参差因岫,冠以巍阙,缭以雕墙,横广数十里。卉木之奇,运自两粤;器玩之丽。购自八闽;而管丝锦绮,以及书画之属,则必取之三吴,细载不绝,以从园园之好。”(《陈园园事辑》)后 吴三桂事败,五华山官室俱毁,后在此建愍忠寺,复立五华书院。清人孙鹏有《移居》一诗,描绘当时五华山景致,日:“一上飞云居五华,松涛声里好为家。西风昨夜吹来早,寒菊当门独自花。

当年豪华之气,扫地已尽。然对云南 昆明城中百姓,却多了一个登高之胜地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如马之龙《九日登五华山》:“城中好晴景,纵目五华巅。不是登高日,焉知望远天。四山秋色里,万户夕阳边。未得故园返,黄花空自怜。”

康熙二十三年(1684)以后,云南昆明五华山迭有重修,其得置龙亭、朝房,每逢清帝寿辰或元旦,昆明文武官吏,照例齐集山上朝贺。又建拜云亭,为地方官初一、十五习仪之所。康熙二十六年(1678),奉旨得减屯额,又立万寿无疆坊于拜云亭前,以谢皇恩浩荡。山前则建诸葛武侯祠,春秋二季仲择吉致祭。同治二年(1864),马荣据城时毁祠,同治十三年(1875)重修,更在武侯祠旁建昭忠祠,以祀镇压回民而被袭杀之滇督潘铎。此之古迹,今已不存。清咸丰七年(1857)六月,云南昆明大水泛滥数十里,东南两门淹没,城内水深七八尺,人口溺死数万,斗米至银十二两,五华山树皮草根俱被吃光。

雍正十一年(1733),复于云南昆明五华山南麓建五华书院,光绪三十二年(1906)以五华书院之一部改为云南省优级师范学堂,修建学堂大楼时,曾于水池中出土永历帝玉玺,算是永历故宫**之余音。五华书院立数百年间,培养人才不少,仅清末就有赵藩袁嘉谷等。书院有联曰:

本修齐治平之道,成己成人。登斯楼也,坐而言,起而行,昆水华山,直可接鹅湖鹿洞

卒经史子集之篇,有原有委。诵其书者,博以文,约以礼,乘签玉轴,岂徒供饰句寻章。

联中鹅湖、鹿洞,均为南宋**书院。五华书院之为官学,可见中原文化对昆明之影响。

 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

上一篇
下一篇